时间:2017-07-25 10:21:18来源:本站整理作者:liliang点击:
因为经济压力或是观念的改变,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,导致许多爸妈都把小孩宠上天了,无止尽的溺爱对幼儿来说真的是好的吗?亲子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!下面八宝网的小编通过实际的情况的分析,了解了现在的家庭宠坏孩子的基本的特征情况,分析出正确的富养孩子的方法。
对外人发脾气
当孩子会说“我”这个词的时候,意味着孩子已经具有了“自我意识”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,孩子都会以自我为中心,一旦自己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,就会哭闹、发脾气。不过大多数孩子都是局限于“窝里横”,虽然偶尔对父母耍耍性子,但在外人面前还是比较收敛的。
但是,如果孩子对外人都经常耍性子、发脾气的话,可能意味着孩子的“自我中心意识”有点过度膨胀了。这时候,家长就需要反思一下,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对孩子有点过于顺从了。
跟父母谈条件
孩子在幼儿园阶段,往往就会萌发“交换观念”,用自己的劳动去跟父母换一些小奖励:“妈妈,我考了100分,你能带我去吃必胜客吗?”“妈妈,我要是好好吃饭的话,一会能让我看会动画片吗?”这是一种很聪明的行为,有付出,有回报。
但是有的孩子,却发展到了无理谈条件甚至威胁父母的程度:“你不给我买玩具,我就摔你的手机!”“你不让我看电视,我就把饭倒地上!”这明显就是“强盗逻辑”,不跟你讲道理,反正你必须满足我!也就是说,孩子在试图控制你!
如果有这种情况,父母就需要反思一下:是不是经常过于轻易地满足孩子的要求,是不是经常用物质诱惑来要求孩子做事情。
拒绝分享
两三岁的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、食物,还是比较正常的,毕竟这个阶段的孩子“自我中心”观念比较重。但如果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甚至小学,仍然不愿意分享的话,就不是什么好苗头了。
任由孩子发展下去,他不但不跟同学分享,甚至都不跟父母、爷爷奶奶分享。这样的孩子长大了,会非常自私,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,真心朋友不多。
使唤爷爷奶奶
平时经常能看到一些孩子对爷爷奶奶吆三喝四:“我上学都迟到了,你怎么不早叫我?”“我都等你半天了,怎么才来接我?”“菜这么咸,你老糊涂了么?”……
一般来说,当孩子尝试着挑战家长权威的时候,一般都是拿爷爷奶奶、姥爷姥姥下手的。因为老人往往舍不得训孩子,容易对孩子百依百顺。
孩子对老人吆三喝四时间长了,“自我中心”的意识会急剧膨胀,变得目无尊长,叛逆难管。等到了青春期,就会很难控制。而且,孩子现在对爷爷奶奶的态度,就是将来对年迈的父母的态度。
从来不帮忙做家务
有些孩子“眼里没活儿”:自己书桌乱糟糟的也不知道整理,地板上有一大滩水也不知道拖一拖,妈妈忙着做饭让他帮忙摘菜都不乐意。
面对这种情况,很多父母都会自我安慰:“不愿干就算了,把成绩弄好就行”“现在懒点就懒点吧,长大就好了”……
但实际上,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,最早就是通过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建立起来的。如果我们因所谓的“爱”而不让孩子参与家务,那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就得不到健康发展,越长大越不好管教。
1、可能无法独立
因为孩子只要茶来伸手饭来张口,一个眼神爸妈就知道他们的需求,并且帮忙搞定,这样小朋友会丧失很多能力,也比较无法拥有灵活的思考。
2、自私自大心态
由于在家中都是孩子最大,最好的都是给小孩,使他们变得无法关心别人,缺少团体的概念及责任,到了与外人接触的时期就会产生一些问题。
3、金钱价值观念
不把钱看在眼里,不懂爸妈的辛劳,因为孩子们总是要什么有什么,钱不够开口就有,这不仅会让小孩对于金钱观念有了偏差,更有可能害了长大后的他们。
1、社会负面效应
家长们如果过度的溺爱,比较会养成任性、自私自大的孩子,不懂得体谅别人,以为世界绕着自己转,就会导致产生社会问题。
小孩生气
关心与溺爱是完全不相同的
2、靠爱而非物质
亲子间的联系应该是靠归属感、信任感为基础来教育孩子,而不是一昧给予物质或是凡事都顺从他们,这可不是良好的家庭关系。
延伸阅读:父母自己带小孩优缺点原因分析
3、家长负起责任
不需要整天羡慕其他家的孩子,为什么这么乖、有教养又听话,其实孩子的表现与父母亲的教育息息相关,用对方法,用多少心力孩子给予多少回报。
4、通融恶性循环
前面好几次的放纵,会导致增加未来想要导正的困难性,只好再度的通融,就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,所以父母得在该教育的时后立即教育,不要轻忽每一次的行为。
用物质弥补情感的不足会让孩子的“欲望”不断攀升
如果你一直用物质去弥补孩子的情感,他可能会得到心理暂时的安慰,但是很快又“饥饿”了,在他的潜意识里,并没有得到多一点爱,而是失去了爱带给他的“安全感”。而这种安全感,必须要用物质才能来满足。而欲望一旦被满足,又会燃起新的欲望,这是一个恶行循环。
“买买买”可以,但方法策略有讲究,让孩子创造自己的丰盈是王道
当然,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对玩具的无穷欲望面前,还是限制了条件的,比如一次只能买一件,这一件买了再隔一个月才能买新的。但是,表达方式的不同却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。
在国外视频网站Youtube上,有育儿专家模拟了当孩子一定要新玩具时,家长的几种回应方式(错误的和正确的),这和我们在逛玩具店的时候,常常看到母亲教育自己的小孩不能买玩具所表达的方式如出一辙:
1.“想都不要想!不是刚买过吗?你以为钱长在树上啊?爸爸妈妈赚钱那么辛苦!”
—— 这种表达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:我不值得拥有这些,想要玩具是贪婪的,赚钱很艰难。他可能会羡慕或怨恨别的拥有这样玩具的小朋友,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拥有它们。
2.“好了好了!多少钱?嗯,那你答应妈妈下个礼拜好好吃饭,我就给买!”
——这个方式可能会立即奏效,但你却给自己挖了个坑。因为,下次他就知道,好好吃饭可以买玩具,早点睡觉可以买玩具,妈妈的要求他做不到,必须买玩具才能做到……家长买了玩具以后呢?他并不觉得感恩,而是觉得是他应得的。
最有效最恰当的方式应该是:让孩子通过努力,创造自己的充盈。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对话:
3.“你很想要是吗?这个玩具的确很棒!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今天的计划呀!这跟贵不贵没有关系,而是今天我们来的目的不是来买玩具的,如果你真的很喜欢,把它放到你的生日愿望里面好吗?……呃,不过你的生日还有很久,那你要不要通过劳动来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?比如帮妈妈折衣服?给家里的花浇水?”
——如果孩子真的想要这个玩具,并通过他力所能及的劳动来获得,他会知道任何东西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,他也会觉得自己有能力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。2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整理玩具,3岁的孩子会帮妈妈拿东西了,孩子通过努力,创造自己的充盈,即培养了孩子的能动性,又让他学会了珍惜。
欲望的满足只有一天,而孩子的眼界和燃起的热情却会持续一生
很多时候,孩子对于新玩具的渴求,就跟女人要包包一样,即刻的满足,欲望实现,可是第二天可能又看上了新包包。周而复始,无穷尽。
对于孩子来说,他们其实并非一门心思想得到“物质”,除非你根本没花心思去想,而一直用“物质”去满足他。记得明星刘烨在一次访谈中提到,诺一过生日的时候都没有给他举办生日会,而是陪他去玩了一次沙漠野营探险,这些会比生日礼物更有用。
真正的富养=富足的情感体验+高品质的生活和丰富的见识
欲望的满足只有一天,而孩子的眼界和燃起的热情却会持续一生。除了物质奖励,可以带他去一次旅行,听一场音乐会,看一场画展,报一个篮球班,都会是持续一生的礼物。
富养有道,更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小孩
说到这里,很多爸妈会不会谈“物质”色变了,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,钱的确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,社会竞争下,哪能清风明月朗月飞花,让孩子完全没有钱的概念,又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里去。
在充盈的物质条件下,也有人能培养出勤俭节约、感恩慷慨的孩子,比如,一个富二代女性,自己努力创业,周末常常拉着5岁的女儿一起做公益。朋友圈里晒得最多的,是她和女儿一起穿着志愿者服装帮助别人的照片。
她在朋友圈纪录到:女儿今天捐出了她这个月劳动积攒的200元钱和最喜欢的一条连衣裙给山区的小孩,我说那不是你最喜欢的裙子吗?女儿说,我有很多裙子都可以穿,她们却没有穿过这么好看的裙子。做公益让她看到自己生活的富足,还学会了分享和感恩。
有钱不是罪,重要的是你利用它的方式,以及如何以自身的榜样影响孩子的一生。
Copyright 2005-2016 www.muying5.com.cn 〖母婴网〗 版权所有 cnzz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