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12-19 19:53:04来源:综合作者:doudou点击:
今年6岁的小奇经常不由自主地挤眼、点头、歪嘴、做鬼脸,爸爸一直以为是孩子太调皮捣蛋。直到上了小学,班主任告诉小奇爸爸,小奇上课时总是精力不集中,小动作特别多,甚至还会频繁发出怪声,学习成绩更是怎么也跟不上。老师的话让小奇爸爸坐不住了,他带儿子在其他医院的眼科、耳鼻喉科都做过相应检查和治疗,效果却不太明显。最后来到医院的儿童病院就诊,经过一系列详细的病史询问、查体及检查后,医生给出诊断结论:小奇患上了儿童抽动障碍。
看到这里,很多宝爸、宝妈都是一头雾水,孩子天性好动、调皮捣蛋也是病?在传统观念中,这难道不是孩子的“天性”吗?
当孩子患上儿童抽动障碍时,许多家长都像“小奇爸爸”一样被蒙在鼓里。还有很多家长将儿童抽动障碍(简称“抽动症”)与注意缺陷及多动障碍(简称“多动症”)的症状混淆。
那么,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/抽动症?多动症与抽动症的区别是什么?治疗方法有哪些呢?
多动症与抽动症的区别
“抽动症”和“多动症”并不相同,可以从三个方面具体区分。
行为表现不同
多动症的儿童: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绪不稳、活动过多、行为冲动、攻击性强等。一会儿干这个,一会儿玩那个,无法集中注意力。
抽动症的儿童:则以不由自主的抽动动作或发声为特征。比如时常眨眼,或是挤眉、耸肩、转颈、点头、手臂摇动、踢脚等,部分儿童伴有清嗓子、发怪声。这些行为都是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,且与之前的动作具有重复性。
症状出现时间不同
多动症症状在3-5岁之间出现。
抽动症症状可随年龄增长和脑部发育逐渐完善而减轻或缓解,需在18岁青春期过后评估其预后,总体预后相对良好。
症状存在时间不同
多动症的症状,如注意力缺陷和短期记忆差等问题,会伴随患者终生。
而抽动症患儿到成年期后会有三种情况:成年后近半数患者病情完全缓解;30%~50%的患者病情减轻;5%~10%的患者一直迁延至成年或终生,病情无变化或加重,可因抽动症状或共患病而影响生活质量。
需要注意,确诊多动症或抽动症需要到专业科室,根据病史、临床表现,由家长填写专业诊断量表,最终由医生综合评定得出结论。
多动症与抽动症的缓解/治疗方法
多动症与抽动症的常见疗法,包括行为疗法与药物疗法。
行为疗法
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控制症状。
多动症的行为治疗强调个性化教育计划的重要性,通过家庭或学校的干预支持孩子,如:建立日程和积极的家庭活动等。
而抽动症的行为疗法主要强调通过教育及家庭干预,减少外界对孩子的刺激,并引导孩子做放松训练、习惯性逆转训练等。如:引导患儿在抽动行为发生前,尽量使用其他的行为来替代旧的行为,避免身体产生习惯性的下意识抽动行为。
药物疗法
当抽动症和多动症症状严重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往、学校学习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时候,需要使用药物进行干预。
目前多动症治疗的临床常用药物包括两类:中枢神经兴奋剂和非中枢神经兴奋剂。目前在中国使用的分别为哌甲酯和托莫西汀。
而抽动症治疗的临床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可乐定、硫必利、阿立哌唑等。中成药主要包括芍麻止痉颗粒等。(患儿确诊多动症或抽动症,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)
抽动症合并多动症
抽动症的孩子,有一部分会伴随心理或情感障碍,合并多动症。因此,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负担,造成病情加重。
当抽动障碍共患多动症,当先治疗抽动障碍,待抽动症状基本控制后再以治疗多动症为主。一方面,在共病过程中,抽动症状往往更加突出,而中药治疗抽动症状见效快,能够及时缓解家长及患儿的紧张情绪,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;另一方面,针对多动症的治疗用药往往以补为主,过早使用滋补之品,往往不利于抽动障碍的治疗。
希望多动症/抽动症患儿的家长或老师,能够给身边的人勇敢、大方地普及多动症/抽动症的知识,提高身边人对患儿情况的理解和接受度,从而有效降低患儿的发病次数。也希望身边所有的宝爸宝妈能够看到这篇内容,及早防范孩子成长的“拦路虎”,陪伴孩子健康成长!
参考资料:
[1]2018-07-11 丁香园 《这些孩子被误解为“怪人”,只因得了这个病》
[2]2021-08-12 精神卫生686 《关于多动症的治疗,你需要了解的……》
[3]2021-05-20 新医儿科学堂《中国抽动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解读》
[4] 2017-08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《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(2017实用版)》
Copyright 2005-2016 www.muying5.com.cn 〖母婴网〗 版权所有 cnzz
声明: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